赤壁赋
必修二第1课 《赤壁赋》 巩固案.doc
必修二第1课 《赤壁赋》 探究案.doc
必修二第1课 《赤壁赋》 预习案.doc
语文必修二第1课 《赤壁赋》 导学案答案.doc
高一语文《赤壁赋》导学案
制作人: 刘爽 审核人: 王青 制作时间: 2013-12--2
课后巩固案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xū)属(shǔ)客 冯(píng)虚御风
B.泝(sù)流水 嫠(lì)妇 相缪(liáo)
C.酾(lì)酒 横槊(shuò) 扁(piān)舟
D.狼籍(jí) 枕藉(jí) 无尽藏(zàng)
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 ②和③相同
4.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少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C.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5.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
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
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
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
……
高一语文《赤壁赋》导学案
课中探究案
制作人: 刘爽 审核人: 王青 制作时间: 2013-12--2
一、检查反馈,导入新课。
二、目标定位,确定重点。
目标 再次熟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探讨文章主旨。
重点 揣摩重点语句
难点 处理课后的练习题
三、自主探究,教师点拨。
▲ 探究第三段
自读释疑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
高一语文《赤壁赋》导学案
课前预习案
制作人: 刘爽 审核人: 王青 制作时间: 2013-12-2
【目标定位】
1、把握文赋特点。
2、熟读成诵,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如 “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3、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探究与点拨】
一、 解题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
这里描述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