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290个字。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2.重视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及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品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
  (教学要点:赏读背诵《答谢中书书》。指导朗读,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道出了其壮观豪放的气魄;杜甫笔下的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其雄伟神奇的景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尽现了其雄奇险拔的奇景……这些美景,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地感受一番。
  (板书课题:答谢中书书)
  2.解题:题目中的第二个“书”,是一种文体,相当于信。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读课文
  1.初读通文句。
  (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准节奏。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聆听学生的朗读,及时纠正学生读不到位之处,指导学生的疑难之处。
  (2)检查朗读。选一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教师强调朗读节奏: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根据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
  (4)全班齐读课文。
  2.再读明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
  (2)同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认为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班级交流时解决。
  (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多媒体显示:
  理解下列句子意思,并解释加点词语。
  (1)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三读理结构。
  (1)生读课文,理清本文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课文先写,再写,最后写。
  使学生明确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2)学生根据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快速背诵课文。
  (3)检查背诵。抽查两名学生背诵课文,老师做适当点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