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0张。有教学设计,约2130个字。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教学目标]
  1. 理解识记词语:萌发、次第、翩然、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草长莺飞
  2. 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 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什么是物候和影响物候的因素。
  【教学难点】
  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通过四幅关于物候现象的图片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大自然的语言》。三、通读一全篇,正一正。
  (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字词采用窗口显示,指名学生读,读一个显示一个读音。)
  衰草连天——鬓毛衰
  连翘——翘尾巴
  差异——差遣——差劲——参差
  观测——道观
  播种——耕种
  落叶——丢三落四——落枕
  每个词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四、感知课文,筛一筛。(结合课后练习一)
  快速阅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明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明确: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明确: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a、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b、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c、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d、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e、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五、选读一大段,理一理
  1、 阅读6——10自然段,这部分写了什么?
  明确:决定物候的主要因素。
  2、 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它们的顺序能换吗?
  明确:主要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顺序不能换,因为这几个因素是从影响程度的主要到次要,以及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写的,层次条理清晰。
  3、 课件展示4幅图片,深刻理解者几个因素对物候的影响程度。
  4、通过讲解古诗《大林寺桃花》,让同学们理解纬度因素对物候的影响。(结合课后练习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