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个字。
第7课背影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_
学习目标
1. 了解本文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背景资料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
3.结构梳理
学习过程
一、基础预习
1.字音字形
踌躇()蹒跚()琐屑()
奔丧()簌簌()栅栏()
tuí唐()晶yíng()狼jí()
2.词语积累
(1)祸不单行:。
(2)情郁于中:。
(3):乱七八糟的样子。
(4):细小而繁多(的事)。
二、课文感知
1.本文以为线索组织材料,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文中次写到父亲的背影。
2.你认为本文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
3. 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三、合作探究
1.品析背影
(1)找出作者细致刻画父亲背影的语句,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背影的?
(2)找出描写父亲过铁道的动作的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体会深情
(1)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几句话,平实质朴,却蕴含着真挚的深情。请仔细体会其中的深情。
①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②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