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80字。

  4 柳永词两首
  凤 栖 梧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鉴赏:
  词作上阕写词人伫倚高楼面对眼前的春景,反而倍感愁苦。微风细细,芳草萋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下阕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堑(qiàn)     羌笛(qiāng)
  奢侈(chí)            因噎废食(yē)
  B.参差(cī)            珠玑(jī)
  畸形(jī)            掎角之势(jǐ)
  C.老叟(sǒu)           须臾(yú)
  绮罗(qǐ)           暴风骤雨(zhòu)
  D.嘉奖(jiā)            吟诵(yín)
  堤坝(dī)           嬉笑怒骂(xī)
  解析:A项,侈chǐ。
  答案:A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解析:D项,晨—辰。
  答案:D
  3.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解析:A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项,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C项,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答案:D
  4.下列诗句的赏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写其绘画技巧高超,突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解析:D项,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对孙何的赞扬与奉承。
  答案:D
  5.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俗称宋词。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