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830字。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2014.12.26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的眼中总有一个前方,那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乡土情结又常使人们 ,不愿外出闯荡,于是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时常会让他们 ,古往今来多少人因其 而穷困一生。这实在令人叹惋。
A.安土重迁 无能为力 深居简出
B.安居乐业 一筹莫展 深藏不露
C.安居乐业 无能为力 深藏不露
D.安土重迁 一筹莫展 深居简出
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珍珠似的白沫(闻一多《死水》)
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舒婷《致橡树》)
3.下列四句诗依次填入选文恰当的位置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a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b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c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d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A. 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4.下列句子衔接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②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④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
⑤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A.③①⑤②④ B.⑤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⑤② D. ①⑤③④②
二、文言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