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8 小狗包弟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8 小狗包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8 小狗包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2014年秋高中语文 3.8 小狗包弟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3.8 小狗包弟
教
学
目
标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 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实
施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 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 们心灵德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叙事散文《小狗包弟》,感受它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二、作家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三、学生自读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并注音下列加点字词。
舔舐 作揖 租赁 叱骂 解剖 堕落
舐犊情深 缉毒 修葺
……
9.8 小狗包弟
一、课内双基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倾泻 终身制 闻过饰非 涣然冰释
B.缘份 家具城 重峦叠嶂 一笔勾消
C.博弈 爆发力 挑肥拣瘦 兵荒马乱
D.玷辱 赡养费 和衷共济 陈词烂调
【答案】 C(A.文过饰非;B.缘分,一笔勾销;D.陈词滥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表示,从小耳濡目染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作品的艺术风格。
B.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石油等丰富的矿物资源,在渔业等其他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经济价值。
C.他坚信勤能补拙,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所以常常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一个人呆在教室给自己开小灶。
D.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进而忽视了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到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答案】 A(A.“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B.“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可改为“不可估量”。C.“开小灶”,指为别人提供或得到他人的超常的待遇。不能用于自己。D.“进而”,不能与“由于”相配合。)
3.对“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
……
3.8小狗包弟
【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2、品味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和反省的精神;
3、走出文本,联系作品,感受生活,认识自我。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感情。
【学习难点】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
【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找出文中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抒情句、议论句。
2、知人论世:了解文章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再想想文中所写的人物的品质在今天的 意义。
3、自主学习与合作相结合探讨法。
【知识链接】
1、 走近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 《秋》;《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受迫害,197 3年自“干校”回 上海。 “文革” 结束后,用洒洒40万言写就一部《随想录》。《随想录》反映了巴金在经历十年动乱后对自己、对时代、对导致这场民族悲剧的深层原因的深刻思考和剖析,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坦荡而真诚的灵魂和他所自觉担负的神圣的历史责任感。是巴金文学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一部无比沉重的“忏悔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2、 写作背景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 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革命队伍里,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党政机构全面受到冲击,大江南北一片混乱。上至国家主席刘少奇,下到普通百姓,稍有不慎便遭横祸;知识分子更是如此。父子反目,夫妻成仇,兄弟失和,比比皆是。
现象:红卫兵,大字报,批斗会,游街示众,武斗。
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
“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 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
3、 《小狗包弟》
巴金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了,现在到了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