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90字。
2005北京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海淀卷)
第Ⅰ卷 积累 运用(26分)
一、本题共8分,全部为单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怠慢(dai) 聆听(ling) 迥然不同(jong)
B、丰腴(yu) 歼灭(qian) 言简意赅(gai)
C、秀颀(qi) 俯瞰(kan) 潜移默化(qian)
D、琐屑 (xie) 恐吓(xia) 浮光掠影(lve)
2、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诗圣”
B、“燕雀安之鸿鹄之志”——《陈涉世家》——司马迁
C、《家》《春》《秋》——“激流三部曲”——巴金
D、《皇帝的新装》《七颗钻石》——安徒生——丹麦
3、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ān)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B、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同舍生皆被绮锈(同“披”)
C、吏二缚一人诣王(yì) 非咨询不穷其致(缺乏)
D、岸芷汀兰,郁郁青青(tīng)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卑鄙)
4、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 )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叔〕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
⑵、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 ,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A、〔亻台〕然不动 往来翕忽 庶竭驽钝 北定中原
B、〔亻台〕然不动 往来翕忽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C、往来翕忽 〔亻台〕然不动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D、往来翕忽 〔亻台〕然不动 庶竭驽钝 北定中原
二、本题共18分
5、改正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乘风破浪 中西合壁 轩然大波 契而不舍
无解可击 千锤百练 心往神弛 开天辟地
6、根据原诗(文)默写。(6分)
⑴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⑵子曰:“ , ,是以谓之‘文’也。”
⑶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⑷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
⑸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
⑹ ,她在从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某出版社要出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3分)
《背影》 《西游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热爱生命》 《汤姆•索亚历险记》 《“诺曼底”号遇难记》
答:
8、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3分)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呀,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9、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关单位举办了“‘北京2008’全国大学生主题招贴设计大赛”,下面的组图就是在这次大赛上获金奖的作品。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说明。(提示:招贴画上的汉字依次是“高”“快”“强”)(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