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720字。
2005年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评析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局教研室 文明珠
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共同交流探讨,也非常感谢省教科所给我这个发表个人看法的机会。受省教科所的委托,在这里,我对2005年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做一简要的评析。
一、基本情况
2005年,是陕西省课改实验区有毕业生的第一年,我省首次对全省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实行统一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参加实验区中考的考生共5万余人,来自全省8个市(区)(榆林市、铜川市、咸阳市、宝鸡市、杨凌区、渭南市、安康市和汉中市)的11个县区(绥德县、王益区、三原县、彬县、金台区、渭滨区、杨陵区、澄城县、韩城市、宁陕县和勉县),分布在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
作为一个课改实验区的教研员,当我第一次见到这套中考试题的时候,感到耳目一新,亮点很多。当我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套题后,感触最深的是:搞课程改革,不应有后顾之忧,不会吃亏,只要扎扎实实、真真正正地课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地贯彻课程标准精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提高,就能在中考中显现出来。因为实验区的中考题并不神秘,它只是课标精神的具体外化。
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试题切合实验区学生实际,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易、中、难三种难度试题的分值比约为3∶5∶2,难度为0.67左右。试题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很受考生的欢迎、家长的称赞。
二、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比例
1、试卷结构
试卷采用一卷制,试卷由积累和运用、阅读、写作三个部分组成。
2、题型
设置多种题型。全卷形式上除第17、18题为客观题外,其余均是主观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比例为 36%(除作文外,非实验区开放性试题比例为33%,去年开放性试题比例为25% )
命题形式上涉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标注题、简答题、诵读题、摘抄题等;命题内容上有抄写题、默写题、改错题、表述题、读图题、填图题、探究题、写作题,反思评价题等。像标注题、摘抄题、探究题、诵读题、反思评价题等题型,在以往中考和外地市中考试题中没有或很少见到,很有创意。
3、题量
与非实验区试卷相比较:
(1)整体相对均衡。与非实验区试卷一样,实验区试卷总题数保持22个小题。
(2)局部必要调整。在保持整体相对均衡的基础上,各板块之间及各板块内部做了必要的调整。积累和运用部分5小题,10个子问题,这一块比非实验区试卷增加1个子问题。阅读部分15小题,较非实验区减少1个小题。写作部分2小题,较非实验区增加1个小题。
(3)阅读量有微调。整卷总文字量控制在4720字左右。①积累和运用部分包含图表一个,题干文字约720字左右,阅读量与非实验区基本保持一致。②阅读部分包含两篇现代文阅读文字,约2600字(科技文1100字、文艺文1500字)左右;一篇文言文阅读文字,约300字左右;题干文字约1100字左右。阅读部分总阅读量较非实验区略有减少,主要原因是减少一则文言阅读材料。③写作部分阅读量与非实验区基本保持一致。
(4)答题量合理。总答题量控制在1600字左右。其中写作部分由于增加自评内容,答题量增加了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