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十++“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八+++“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九+“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三+豪放飘逸的李白诗.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十一++“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DOC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检测:专题四+沉郁顿挫的杜甫诗.doc
专题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追溯(sù) 慰藉(jí)
悲怆(chuànɡ) 妍媸毕露(chī)
B.遨游(áo) 对峙(shì)
泥淖(nào) 长吁短叹(xū)
C.征铎(duó) 哂纳(shěn)
稗官(bī) 国运多舛(chuǎn)
D.鲈鱼(lú) 赵嘏(ɡǔ)
檞叶(jiě) 斐然成章(fěi)
答案 D
解析 A项“藉”应读jiè;B项“峙”应读zhì;C项“稗”应读bài。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晓镜但愁云鬓改 云鬓:美发如云
B.猜意鹓雏竟未休 猜意:猜想
C.残星几点雁横塞 横塞:越过关塞
D.凫雁满回塘 回塘:回到池塘
答案 D
解析 “回塘”应为“曲折回环的池塘”。
3.请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改写为十二字或十四字的对联。
答案 示例:鸡声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微霜。
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
4.阅读下面有关“炼字与炼意”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1)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几点”原为“一树”,这样改的好处是:既然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再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生机盎然,韵味平添。
(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雨晴》,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这样改的原因应是:王安石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5.文学常识填空。
(1)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一生郁郁不得志。有《李义山诗集》,著名诗作有《无题》、《贾生》(或《夜雨寄北》)、《锦瑟》等。
(2)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集有《樊川文集》。
(3)温庭筠,字飞卿,太原人。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人称“温韦”。
……
专题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绮丽(qǐ) 筵席(yǎn) 江渚(zhǔ) 槛外(jiàn)
B.凤阙(què) 霰雪(sǎn) 南浦(pǔ) 绿鸾鸟(luán) 皎皎(jiǎo) 沙汀(tīnɡ)
D.纤尘(qiān) 扁舟(piān) 砧板(zhēn) 碣石(jié)
答案 C
解析 A项“筵”应读yán;B项“霰”应读xiàn;D项“纤”应读xiā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
忽闻歌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
B.江渚(指水中陆地)
日悠悠(深远)
C.铁骑绕龙城(穿铁甲的骑兵)
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
D.不胜愁(承受得住)
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
答案 C
解析 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月照花林皆似霰 B.不知江月待何人
C.银烛吐青烟 D.淑气催黄鸟
答案 A
解析 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4.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
……
专题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赠送(zhènɡ) 御苑(yuàn)
蹉跎(cuō tuó) 山居秋暝(mínɡ)
B.浣女(huàn) 喟叹(kuì)
胜迹(shènɡ)
C.瀚海(hàn) 蓟北(qì)
伫立(chù) 幕中草檄(xí)
D.胡骑(jì) 胆慑(shè)
颀长(xín) 绝域苍茫(mánɡ)
答案 B
解析 A项“赠”读zènɡ;C项“蓟”读jì,“伫”读zhù;D项“颀”读qí。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喜爱
B.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向晚:傍晚
C.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旋:回转
D.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伫:久立等待
答案 C
解析 旋:时间副词,一会儿,极言时间之短。
3.下列关于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燕歌行》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B.《燕歌行》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对比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D.《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很善于抓住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
答案 C
解析 主要运用的是衬托手法,非对比手法。
4.(2010•湖北)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像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案 (示例)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解析 “竹喧归浣女”是王维的名句,写得极富情趣,诗人先写“竹喧”,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起初未见,等到听见竹林喧声,才发现浣女洗衣归来。这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