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50字。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17分)
1、文学常识填空(2分)
(1)《马说》的作者_________,他长于诗、文,但以写作散文最为著名,被后人推为“_________”之首。
(2)苏轼,字子瞻,自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家。
2、课文词语填空(2分)
不求________  不慕________  ________望尊  ________质理
3、名句积累(4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赤壁》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____,______,____。《五柳先生传》
(5)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4、下面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得到了友情,告别了___________; 得到了真情,告别了___________; 我得到了希望,告别了__________; 得到了那光亮的一闪,告别了____________。
○1不可捉摸的深渊  ○2貌似善良的虚假  ○3忧郁彷徨之岸 ○4深恶痛绝的狡诈
A、○2○3○1○4      B、○4○2○3○1     C、○4○3○1○2   
D、○2○3○4○1
5、文学放飞(4分)
“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货。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这个片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作者_________,这个片段名叫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
6、在句末结尾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3分)
啊,友情!你坚韧若高山的岩石,你连绵如长长的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快车
文段一(14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字叔庠,南朝梁_________家。(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负势竞上(    ) 鸢飞戾天者(    )
望峰息心(    ) 经纶世务者(    )
3、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4、你喜欢富春江的水,还是喜欢富春江两岸的山?请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6、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描绘你所喜欢景物特点。(3分)


文段二(9分)
晶莹的雪花,漫天飞舞,飘落在封冻的大地上。北京紫竹院公园里,积雪淹没了枯草,压弯了树枝,把昔日花红柳绿的河畔覆盖得异常肃穆。在那皑皑白雪之中,一幅幅优美的图案显得那样令人注目:它们紫里透黄,黄中带绿,清秀潇洒,亭亭玉立……那是什么呢?是名贵的紫竹,在白雪的映衬下,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根节盘错似松柏,枝叶盎然胜腊梅。难怪古人把翠竹、青松、梅花誉为岁寒三友。寒冬看翠竹,果然名不虚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