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8张,课文探究,配套教案约1630字。

  《师说》最新教案
  2015-3-5
  一、导入新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从师学习”的风气越来越不浓厚,这一直延续到唐代。当时仍然沿袭着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可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为官。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别人的讥笑。韩愈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
  二、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中唐杰出的散文家。因其郡望为昌黎郡,故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做过唐朝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的官员。曾任吏部侍郎,故又被称为“韩吏部”。死后,谥号为“文”,故又称“韩文公”。
  韩愈和柳宗元曾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浮华的文风,大力提倡“言之有物”的古文。他们虽然强调学习先秦、两汉的文章,但反对因袭,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次名为复古、实为革新的文学运动。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说”,议论文的一种,一般是陈述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爱莲说》就属于此。这类文体,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文题的意思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的名言: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励志联)
  三、课文探究:
  (齐读第1段)
  问1:抛开第一句,第一段写了哪几点内容?
  明确:
  1、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就是教师的三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