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有教学设计,约1810个字。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云南的歌会》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现代作家沈从文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形式。在“歌会”的大前提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对每一场面的描写都各具特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歌唱人生,歌唱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等词语的读音、字形,灵活运用“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等成语。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
难点:领会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浓厚氛围。
2、朗读法。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品味。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通过配乐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朗读等环节,使教师、学生、文本三位一体,使学生沉浸于文本,培养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突破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勾画出佳词妙句,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赏析好词好句。
【设计思路】
本篇课文第一课时按照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云南的歌会写了哪几个场合的歌唱情景,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云南歌会的特点。还要把握不同场合的歌唱又怎样的特色。课外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在拓展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