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70个字。
8致女儿的信
精彩开篇词
人类自有史以来,爱情一直被传唱不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这是关于爱情的成语;牛郎织女、天仙配,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关于爱情的诗句;还有爱情的俗语“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的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扰着你,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情思正等着你长大,你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中得到启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前激趣:同学们,能说说你们曾经看过哪些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吗?
示例:《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山楂树之恋》等等。
2.导语:说起爱情,莎士比亚曾经在一首诗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们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但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这个父亲就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忐忑(tǎntè) 繁衍(yǎn) 一抔(póu)黄土无与伦(lún)比
怒不可遏(è) 伫立(zhù) 幢(zhuàng) 麦穗(suì)
2、解释词义。
忐忑:心神不定。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遏制。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3.作者简介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孩子们自己的。他把自己的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而且在国外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