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20个字。
学科 语文 课题 8、致女儿的信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习本文用优美的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
2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过程方法
教师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受到正确爱情观的熏陶和感染。
情感态度 1.感受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学会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热爱生活.
2理解爱情是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爱情是人类所特有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运用小故事阐明抽象道理。
2.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自主备课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蒹葭》配乐视频作为背景:
教师: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二.作者简介:
多媒体出示: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也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18岁开始担任乡村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事业.
他以马卡连柯为榜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曾先后为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讲出几百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他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二百篇童话、短篇小说等.他的著作被称为“学生生活的百科全书”.
观看视频
聆听导语
激发兴趣
进入情境
了解作者
积累资料
多媒体音像效果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老师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对于作者介绍,不是枯燥的罗列成绩,而是感性的出示他的话语和做法,使学生理解起来更生动更形象更亲切.这样就更能理解文中作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