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50个字。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精彩开篇词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们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特别是在学习自然科学方面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丁肇(zhào)中埋没(mò)彷(páng)徨(huáng)儒(rú)家
华裔(yì) 论(lún)语中庸(yōng)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获得知识。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3.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