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60字。
《群英会蒋干中计》说课稿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组  刁永能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群英会蒋干中计》。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45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是赤壁之战故事中的一个著名片段。
   下面我首先来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特点。本篇课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四册的第十课,属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与教科书第四册的古代小说单元相互配合。
   1、文体要求。本文属小说,故应注意学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2、单元重点。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鉴于以上两个方面,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
   2、能掌握本文在对比中凸显人物性格的手法。
这篇作品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的进程中,对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特别是群英会过程中周瑜和蒋干的神态描写极有特色,因此如何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把握人物性格,这既是本文的重点又是本文的难点。
二、说教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对小说的教学实践,我决定以“导”为主,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做法是:课前布置思考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课上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引导他们步步深入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人物的性格。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评点法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的,是自己得出来的结论而不是教师硬塞的,无形中这种成就感会让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三、说学法
在前面一段时间,学生已经学过了三个单元的小说,对小说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点和情节内容也能大体把握。组织本课教学时,如果只是停留于对课文的情节分析,必然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兴趣;若能够抓住一点,深入挖掘,则能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主体先行”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案,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文字,课上交流探讨,教师只适时地予以点拨,则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教法、学法以及如何突破重难点的。
   1、首先我用上学期学过的一首苏轼赞美周瑜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入,学生齐背,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很容易让学生进入情境,而且能够直接过渡到对周瑜这个人物性格的把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