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00字。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022吴卫东
  【设计说明】
  我参与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和思维发展的研究”这一省级重点资助课题研究,在设计《项脊轩志》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语感是一种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注意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语感实践,就是引领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和运用语言;一是语感分析,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的静态分析,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重在品味语言。
  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知识背景、审美能力等等都有关系,但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又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的做法是明确思维目的,向学生提供了相关的思维材料,传授相应的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等。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顾”“归”“稍”“置”“竟”“殆”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借鉴本文善于描写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
  3.体悟本文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积累文中“顾”“归”“稍”“置”“竟”“殆”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通过描写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以及运用清新、凝练的语言表情达意的技巧。
  3.深入理解本文的抒情方式——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
  4.理解本文以项脊轩的变化为主线,将人物的追念贯穿其中的写法。
  【教学难点】
  本文的抒情方式——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以及清新、凝练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1.明确思维目的,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会读课文,感受语言,在诵读中触发语感。
  2.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品味语言,在赏析中生成语感
  3.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以便学生深入理解本文深沉的抒情方式,在入境中习得语感。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1.导入新课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2.介绍归有光的家庭、仕途及其散文风格。
  3.引领学生研读课文。
  【教学内容】
  一、导入《项脊轩志》的学习。在《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中导入。
  二、介绍作者有关情况。
  (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思维材料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很多时候,学生阅读理解中的困难就产生于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相关思维材料。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提供相关思维材料,由此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
  (一)课文标题(参照导学案)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项脊之间;一是因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