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00字。
第六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以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比较简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杂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文章汪洋恣肆,想像丰富;它们都有较强的文学性。战国后期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它们体制宏大,逻辑性强。
文言文阅读,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
知识点汇聚
一、 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4、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无:通“毋”,不要)
5、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无:通“毋”,不要)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7、涂有锇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1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1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1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14、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泾:径,直流的水波;辩:辨,清楚)
二、重点字词解释
1.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2.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内凶亦然(亦然,也是这样)
3.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无如,不如,比不上)
4.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5. 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请:请允许我)
6.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之:助词,无义;既:已经。)
7.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兵:兵器,武器;或:有的人)
8.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走:逃跑)
1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1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密网)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时:季节)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学校;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1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戴:背着东西,顶着东西)
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人食:吃人吃的东西;检:约束)
1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7.非我也,岁也(岁:年成)
1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异:区别)
19.子路率尔而对曰(尔: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
20.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2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正道,指是非准则)
2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