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
第五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知识体系构建
本单元由4篇先秦历史散文组成。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先秦历史散文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对后世散文乃至整个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般说来,先秦历史散文在刻画人物上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记叙历史事件过程详略得当、引人人胜;能运用合理的虚构和想像,以增强形象的生动性。
单元知识图谱
课 文 出 处 作者(编者) 史书特色 相关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左丘明 长于描写战争画卷,语言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春秋三传”之一烛之武利用敌方矛盾,分化敌人,使秦、晋相继退兵
勾践灭吴(节选)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丘明 长于描述传奇故事,语言深厚浑朴,但因采自列国历史,故而有时辞多枝叶 又称《左氏外传》勾践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富国强兵,终于灭吴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 西汉刘向整理 长于描绘充满智慧的谏议故事,铺陈渲染,辞采绚丽 邹忌借“比美”的经历及感受,讽谏齐王纳谏除弊,终成霸业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同上 同上 劝说赵太后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让长安君为人质,终获齐国援助
重点难点突破
1.历史散文有哪些类别?
明确: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主要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即通过将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等。《国语》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来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都用的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知识点汇聚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4、将焉取之(焉:哪里)
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
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
2、共其乏困(共: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