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140字。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材全程辅导
  山东郓城一中 李召峰
  【课文解读】
  被战争挟裹的人
  ——《兵车行》中的“人”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邮编:274700)■张勇
  《兵车行》的“人”是被战争挟裹的人,是被战争扭曲和异化的人,他们没有做人的体面和尊严。
  动作被扭曲和异化。
  文章一开头就把他们放在身不由己的环境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命运如何,未来怎样,一切都是未知。战事紧急,队伍快速前进,于是出现了下面的一幕“耶娘妻子走相送”,“走”,跑也,一反一般文学作品的送别缠绵悱恻的常态:“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长亭送别》)“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哭声更是前所未有,“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和以往文学作品中哭的场景截然不同:“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 长吁气 推整素罗衣”。(《长亭送别》)
  生命轨道被改写。
  如果没有战争,男人女人各司其职:“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但目前男人却是“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从而出现了“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荒凉景象;女人为生活所迫,拿起了锄头,异化为“健妇”,而不是只知道柴米油盐的“贱妇”。虽然异化为“健妇”,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更何况“县官急索租”, “健妇”的温饱问题不能保障,未来更是堪忧。女人如此,男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被驱赶,被奴役,更悲惨的命运在等着他们,“边廷流血成海水”“古来白骨无人收.”,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车辚辚, 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武皇开边”所导致的恶果。入土为安,成了一种奢望。
  思想观念被转变。
  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 这一改变在白居易笔下也曾有过体现: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如果说白居易笔下的人们观念的改变带着几多感慨,几多艳羡,但杜甫笔下的人们观念的改变却包含着几多无奈和心酸,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战争的多么严重的摧残啊!其实,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里,生女又能如何,做“健妇”,还是寡妇?
  战争和战争后果同样可怕,疾病、饥饿、暴行、土地的荒芜,情绪的粗野化、人性的堕落、道德的败坏,是二者的必然产物。动作被扭曲和异化,生命轨道被改写,思想观念被扭转,但“武皇开边意未已”,等待“武皇”的会是什么?
  《旅夜书怀》中的“大”和“小”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邮编:274700)■张勇
  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知天命的年龄,他却行无定踪,居无定所,且常年有病,当时国家时局不稳,人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常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