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80字。
  《咬文嚼字》 学案(一)  
  学习目标: 
  1. 研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 
  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掌握. 
  3. 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创设学习情境: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朱光潜先生,一起领略他的美学思想。 
  学习任务: 
  预习检测: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婵娟(    )    箭镞(     )   岑寂(        )   词藻(      )  付梓(    )  
  尺牍(    )    下乘(     )   斟酌(        )   锱铢(      )  憎恶(     ) 
  禅房(    )    禅让(     )   咀嚼(    )   倒嚼(    )    咬文嚼字(      ) 
  2.辨析字形并组词。 
  锱(         )    娟(        )    族(        )      蝉(        ) 
  淄(         )    绢(        )    簇(        )      殚(        ) 
  辎(         )    捐(        )    镞(        )      掸(        ) 
  3.为下列词语释义。 
  (1)援例:                          (2)蕴藉: 
  (3)付梓:                          (4)杀青: 
  (5)尺牍:                          (6)下乘: 
  (7)深恶痛绝:                      (8)锱铢必较: 
  (9)不即不离:                     (10)点铁成金: 
  (11)学富五车:                     (12)才高八斗: 
  (13)举不胜举: 
  课堂练习 
  1.“咬文嚼字”本是一个贬义词,可是在这篇文章中,它是什么意思? 
  2.给文章段落标上序号,并概括段意。 
  3.文章列举了那些事例,在文章中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1)郭沫若改台词。说明 
  (2)王若虚改“李广射虎”。说明 
  (3)“推敲”。说明 
  (4)《惠山烹小龙团》的诗句。说明 
  (5)套语的实例。说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