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80字。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虚词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一.课前预习
(一)背景链接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二)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函( )陵 氾( ) 南 佚( ) 之狐 夜缒( ) 陪( )邻
阙( )秦 佚( )之狐 敝( )之 秦伯说( )不知( )
2.解释括号前的词语
⑴以( )其无礼于晋 ⑵且贰( )于楚也。
⑶晋军( )函陵,秦军氾南。 ⑷佚之狐言于( )郑伯曰
⑸若( )使烛之武见秦君 ⑹辞( )曰:“臣之壮也----”
⑺犹( )不如人 ⑻无能为( )也已
⑼是( )寡人之过( )也
⑽然( )郑亡 ⑾子亦有不利焉!”许( )之。
⑿夜缒而( )出 ⒀郑既( )知亡矣。
⒁敢( )以( )烦执事( )
⒂越国以( )鄙( )远( )
⒃焉( )用亡郑以( )陪( )邻
⒄若( )舍( )郑以为( )东道主( )
⒅行李( )之( )往来 ⒆共( )其乏困
⒇且( )君尝( )为( )晋君赐矣
(21)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
(22)既( )东封( )郑、又欲肆( )其西封
(23)若不阙( )秦,将焉( )取之?
(24)阙秦以利晋,唯( )君图( )之
(25)秦伯说( ),与郑人盟
(26)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 )还。
(27)公曰:“不可。微( )夫人( )之力不及此。
(28)因( )人之( )力而( )敝( )之,不仁
(29)失其所与( ),不知( )
(30)以( )乱易整( ),不武。吾其( )还也。
3. 解释下列句中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 ”) ②共其乏困 (共,通“ ”)
③何厌之有?(厌,通“ ”) ④秦伯说 (说,通“ ”)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
4. 解释下列句中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