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70字,无答案。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编辑:韩子娇
  校对:陆晓芳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对联的有关常识。
  2.根据对有关常识的认识学拟对联。
  3.通过拟写对联,加强对中华古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拟写对联
  学习过程:
  (一)对联故事——半副对联慑群魔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头晕眼花。这里,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公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不见经传的平凡的书记员,用他的敏捷才思与爱国情怀留下一段佳话。
  (二)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完成以下内容
  1对联由       和      组成,要求               ,               。
  2、对仗的要求是               ,                ,                。
  3、平仄的要求是               ,               。
  4、书写的要求是: 上下联书写 中间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要做到、。
  5张贴的要求是:上联在边 下联在边
  6结构相当主要包含三方面的要求,一对句的字数相同,二是对句的句式相同,三是对句相同位置出现的词词性相同。句式相同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         结构,偏正结构对结构等。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动词对,形容词对。
  7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       、       两种,仄声包括       、         两种。
  (三)牛刀小试
  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与要求试着完成以下内容
  1 试着将以下名句的上、下联用线相连
  三万里河东入海秋水共长天一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