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鸿门宴(课时1)(课后练习).doc
6鸿门宴(课时2)(课后练习).doc
鸿门宴(课时1)(导学案).doc
鸿门宴(课时2)(导学案).doc
鸿门宴(课时3)(导学案).doc
鸿门宴(课时3)(课后练习).doc
鸿门宴(课时1)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课前预习 •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熟悉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重点难点】
1.梳理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2.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
【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省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并正式着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他在狱中仍然继续从事写作。太始元年(前96年)被赦,出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了《史记》,时称《太史公书》,三国后专称《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万余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表”为大事年表。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将其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表明其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及文学价值。《史记》最精彩的部分是描写得栩栩如生的人物传记。司马迁的笔下,有帝王将相、学者儒生,也有刺客游侠、富商豪贾;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有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伟人,也有微贱的人物。
2.文本背景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领侄子项羽(时年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时年48岁)也在沛地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
……
鸿门宴(课时3)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课前预习 •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2.通过诵读、讨论,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3.正确认识项羽、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
4.积累课文5—7段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能够准确翻译重点语句。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
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的写作方法。
3.梳理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预习小测】
1.写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__________)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__________)
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__________) ④具告以事(__________)
⑤不然,籍何以至此(__________) ⑥客何为者(__________)
⑦沛公安在(__________) ⑧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含义,有活用现象的写出活用类型。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翼”,__________) ②籍吏民,封府库(“籍”,__________)
③范增数目项王(“目”,__________) ④道芷阳间行(“道”,__________)
⑤刑人如恐不胜(“刑”,__________) ⑥逢剑撞而破之(“破”,__
……
鸿门宴(课时1)
课后练习
【基础过关】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鲰(zōu)生 逢(féng)孙 佚(yì)之狐 共(gōng)其乏困
B.目眩(xuán) 拊(fǔ)心 王(wàng)关中 变徵(zhǐ)之声
C.骨髓(suǐ) 忤(wǔ)视 被八创(chuāng) 数(shù)目项王
D.参乘(shèng) 氾(fàn)南 樊於期(wū) 毋(wú)从俱死
2.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秦时与臣游 游:交往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D.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吾属今为之虏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不如因善遇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就会使自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C.亚洲射击锦标赛每四年举行一次,中国虽然参加过第三至第五届亚洲射击锦标赛,但作为锦标赛的东道主还是第一次。
D.现在的骗术五花八门,就算炼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防不胜防,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