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50+2550字。

  姜夔《扬州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
  4、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中“黍离之悲”。
  2、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写法
  教学方法:探讨、点拔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地处江苏中部,有2500多年的建成史,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以及美丽风光,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一起来欣赏扬州美好风光以及杜牧的诗词。
  PPT展示扬州风光。
  几百年后,到南宋词人姜夔生活的时代,扬州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一起来学习《扬州慢》。
  二、 解题、作者、背景介绍。
  1、姜夔简介及题解。见文章注释12
  2、背景:南宋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 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 ,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在1176年冬至,诗人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3、诵读分析小序部分。
  内容:词作时间、所见所闻、写作缘由、别人的评价
  点明感情基调: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悲切伤感之情
  三、 整体鉴赏
  一)、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自读,齐读。
  提示:
  ……
  《扬州慢》课堂实录
  师:唐诗过后是宋词。词同诗一样,是一种抒情的文学`言志的文学。词人纯真的爱情荡涤着我们的心胸,像柳永的《雨霖铃》`秦观的《鹊桥仙》;词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激励我们奋发,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痛“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国破家亡之感`天涯沦落之悲,怎一个 “愁”字了得?那么,词人姜夔的《扬州慢》又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这节课就和大家一起来诵读鉴赏这首词。(多媒体投影词题`作者)
  师:首先请问大家: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
  生:扬州慢。
  师: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
  生:扬州慢。着我们的心灵,像柳永
  师: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词的题目还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首词写的是扬州的景象,还是一首慢词。
  师:把握得很好。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