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测评A.doc
4《诗经》两首.doc
5离骚.doc
6孔雀东南飞 并序.doc
7诗三首.doc
【备课资源链接】4.doc
【备课资源链接】5.doc
【备课资源链接】6.doc
【备课资源链接】7.doc
第二单元测评B.doc

  第二单元
  4 《诗经》两首
  1.《诗经》的编集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
  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经》305篇的韵部系统、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
  ②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8岁。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2.《诗经》的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3.《诗经》的表现手法
  关于《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
  ……
  第二单元
  4 《诗经》两首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愆期(qiān)     采薇(wēi)
  尔卜尔筮(wū) 靡室靡家(mǐ)
  B.垝垣(guǐ) 桑葚(shèn)
  淇水汤汤(tāng) 王事靡盬(gǔ)
  C.徂尔(cú) 戎车(róng)
  渐车帷裳(jiān) 四牡骙骙(kuí)
  D.所腓(fēi) 象弭(mǐ)
  隰则有泮(pàn) 雨雪霏霏(fēi)
  解析:A项,“筮”应读“shì”;B项,“汤”应读“shāng”;D项,“腓”应读“féi”。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沉溺。
  C.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问。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疚:内疚。
  解析:D项,“疚”的意思是“痛苦”。
  答案:D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B.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D.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解析:B项,“至于”,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这里的意思
  ……
  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课时演练•促提升(A)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徘徊/脚踝  哽咽/咽喉  伶俜/聘娶
  B.葳蕤/祥瑞 玳瑁/逮捕 蒲苇/公仆
  C.窈窕/杳然 娇逸/骄纵 婀娜/挪动
  D.踯躅/踌躇 梧桐/醒悟 宝藏/心脏
  解析:A项,分别读huái,yè/yān,pīng/pìn;B项,分别读ruí/ruì,dài,pú;C项,分别读yǎo,jiāo,nuó;D项,分别读zhú/chú,wú/wù,zàng。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伶俜萦苦辛    伶俜:孤单的样子。
  B.感君区区怀 区区:情意真挚。
  C.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D.多谢后世人 多谢:多多致谢。
  解析:D项,多谢:多多告诉。
  答案:D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徒留无所施(用)    大人故嫌迟(起得晚)
  B.何意致(招来)不厚 卿但(只是)暂还家
  C.红罗复(又,加上)斗帐 事事四五通(遍)
  D.却(但是)与小姑别 逆(预想)以煎我怀
  解析:A项,“迟”,慢;C项,“复”,双层;D项,“却”,退出来。
  答案:B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为仲卿母所遣 ②十七为君妇 ③为诗云尔 ④非为织作迟 ⑤阿母为汝求 ⑥始尔未为久 ⑦慎勿为妇死
  ⑧君家妇难为
  A.①⑦   B.②③   C.④⑥   D.⑤⑧
  解析:①被,介词,读wéi;②做,成为,动词,读wéi;③作,写,动词,读wéi;④是,动词,读wéi;⑤替,给,介词,读wèi;⑥是,算是,动词,读wéi;⑦为了,介词,读wèi;⑧做,担任,动词,读
  ……
  第二单元测评A
  (基础过关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氓隶/流氓  渐染/逐渐  果脯/胸脯
  B.偕老/诙谐 垝垣/诡计 牲畜/畜牧
  C.宴席/晏晏 绿林/露水 殷红/殷实
  D.偌大/若非 霓裳/衣裳 模范/模样
  解析:A项,分别读méng/máng,jiān/jiàn,fǔ/pú;B项,分别读xié,guǐ,chù/xù;C项,分别读yàn,lù,yān/yīn;D项,分别读ruò,cháng/shɑng,mó/mú。
  答案:A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获得幸福的关键不在于    某些标准或者避免某些问题,而在于保持着一种谦卑而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痛苦和希望。
  (2)乐伎俑眉目刻画清晰,姿态各异,神情专注。特别是执拍板俑,侧耳凝神,像是陶醉于那美妙的音乐中,给人以    的感觉。
  (3)对于学生    大众而言,生僻字虽然不是汉字学习的重点,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掌握一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A.遵循  呼之欲出  甚至
  B.遵守  呼之欲出  乃至
  C.遵循  栩栩如生  乃至
  D.遵守  栩栩如生  甚至
  解析:“遵循”意为遵照;“遵守”是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联系(1)句语境,与“标准”搭配,应选用“遵循”。“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甚至”和“乃至”都表示强调和突出,有时可以互换。从语意轻重来看,“乃至”语意较轻,有意料之中的意思。“甚至”语意较重,有意料之外的意思。从语体色彩来看,“乃至”多用于书面语,“甚至”则书面语和口语都常用。
  答案:C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