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30字。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学习古诗鉴赏中知人论世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会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李清照的部分代表作,也接触过一些其它抒写“愁绪”的诗作,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课文导入
  中国古代有一位文化名人,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娥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她——就是李清照。这样一位千古才女,却有着万古愁心。她为何而愁呢?今天让我们一块走近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走近李清照。
  二、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常一起投诗报词。北宋亡后,李清照夫妇被迫随人群逃难到江南。不久,赵明诚病逝,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痛苦,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却不忘关心国家大事。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内容以闺怨离愁为主,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以怀旧悼亡为主,词风凄婉哀愁。
  三、 配乐朗读《声声慢》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①听准字音,注意节奏。②用心聆听,感受感情。③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