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案约8300字,练习3630字。

  鸿门宴
  高碑店市第三中学     高一语文组      郝瑜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2、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征。
  3、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教学重点】
  1、积累各类文言知识。
  2、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讲解法   讨论合作法   诵读感知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新课导入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刘邦)
  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家作品
  1、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2、《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记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史事。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三、时代背景
  课文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篇著名作品。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他精彩的笔墨,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生动形象,使其成为我国历代相传的一个典型人物。而《鸿门宴》则又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采的一节。
  这场斗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
  ……
  高碑店三中高一语文必修(一)周测试题
  6 鸿门宴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美姬(jī)    左尹(yī) 鲰生(zōu)   戮力(lù)
  B.樊哙(Kuài)  玉玦(jué)  瞋目(chēn)  目眦(zì)
  C.彘肩(zhì)   披帷(wéi)  刀俎(zǔ)    切而啖之(tán)
  D.杯杓(sháo)  卮酒(zhī)  犒劳(hào)   侍坐(shì)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
  B.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
  C. 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急切
  D. 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跪直身子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劳苦而功高如此拔剑切而啖之
  B.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军中无以为乐
  C. 为击破沛公军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 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
  4.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⑤⑧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C.今者有小人之言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