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30+266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马建锋
  授课班级: 高一(3)
  授课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把我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点:
  1、诵读词作,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鉴赏词作的能力。
  2、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难点:
  1、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2、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由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引入新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对苏轼的杰出才能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增强学生对苏轼的崇拜感。)“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实力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佛教徒,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二.作者作品简介
  1.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词人、诗人和散文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宦海沉浮。
  2.文题释义
  (1)、念奴娇:
  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念奴娇》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湘月》《壶中天》等。  上、下阕100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赤壁怀古:
  标题。赤壁,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3.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作团练副史。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丰五年写下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
  三.初读全词,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马建锋
  一、 说教材                                                                         
  这首词写于1082年,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所写的一首怀古词。作者以古怀今,不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仰慕,还有对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感叹,是宋词中的经典,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
  二、说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诵读词作,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鉴赏词作的能力。
  2、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难点:
  1、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掌握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2、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他复杂矛盾的情感,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三、说学生
  学生已经在前面接触了唐诗,对鉴赏诗歌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对词的鉴赏还有些隔膜。针对这样的学情,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唐诗鉴赏知识为基础,积累基本的宋词鉴赏知识,提高宋词鉴赏的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把我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背诵这首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使学生能够以旷达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
  五、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文特点和高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堂课的教法和学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诵读感悟法。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我会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感悟意蕴,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
  (2)合作探究教学法。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九个步骤。  
  (一)课前预习
  1、要求学生分组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和赤壁之战及周瑜的一些基本情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词义,用问题卡片的形式针对本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