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3730字。

  2015 - 2016学年度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5年11月16日下午14:30-17:00    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时期,由于“独尊儒术”政策的施行,学校教育得到普遍发展,再加上以“经学取士”为重要内
  容的选官制度的确立,也使两汉家学得以蓬勃发展。学者专长一艺之后,在授徒讲论的同时,亦受学
  术家传习惯的影响,极为重视家中子弟的学业继承。如《后汉书•伏湛传》:“(伏)晨谦敬博爱,好学尤
  笃,以女孙为顺帝贵人,奉朝请,位特进。卒,子无忌嗣,亦传家学,博物多识。”这种传家世袭的学业就
  是家学。
  家学是两汉经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粗略统计,在两汉明确有家学情况而且颇有名望和影响
  的经学世家约有百家之多。他们或者子承父业世代相传、家业不断,如孔氏之学;或者宗族内相承以
  传其学,如大、小夏侯之学;或者如睢孟授业其姐的儿子颜安乐以传其学。从而为两汉经学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家学一直是私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中有着独特作
  用,
  家学首先影响汉代统治阶级的教育。家学中因传经学而至仕的比例很大,有的甚至累世儒官,其
  中又有不少担任帝师或者太子太傅。他们或亲自执讲,或开办学校,在其倡导下,兴学重教也成为评
  价官吏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汉代隆儒的氛围中,帝王多养成崇儒好学的风气。元帝“柔仁好儒”,
  即位之后又制诏御史:“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明帝曾“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
  人,环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些由家学而仕宦的势力,通过影响最高统治者的文化取向和价值
  观念,影响着两汉政治和学术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家学本身的发展。作为官学的补充,家学是私学
  的特殊力量。汉武帝时兴太学,此后官学在国家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私学并未因此停顿,反
  而在官学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汉代私人讲学的事例不胜枚举,读书人学成即授徒相当普遍。
  家学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学者从事私学教授活动,他们或开门授讲,或声称著闻、学者争相归之,或隐居
  教授,所授学生常常数百人至千人,著录弟子多至千人乃至万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地方官学
  由于政治、经济及战乱的影响,时有停置。但是治学的儒者并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即使在战乱中也
  传业不息,讲学不辍。这种家学传统,在促进经学广泛传播时,也使家族的学术得以保存并固定下来。
  家学所传习的内容很宽泛,并不仅限于经学范畴。自然科学也是家学所传习的重要内容,涉及天
  文、医学、数学、律法等广泛领域。如刘歆继承父业,从小对数术、方技无所不究。世明律法的颖川郭
  氏则更为引人注目,据载,郭氏自弘以后,“数世皆传律法,子孙至公者一人、廷尉七人”,为官者甚众。
  正是因为有两汉家学的兴盛和学术家传的良好传统,所以在汉末动乱中,学术逐渐家门化并得到
  保存和延续,从而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世族的家学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摘编白马小方《汉代家学的教育地位与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家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家学是私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发展与两汉“独尊儒术”政策的施行有直接关系。
  B.家学是一种家传之学,从《后汉书•伏湛传》中的记载来看,它是家传世袭的学业。
  C.家学作为官学的一种补充,对于文化的传承,家族子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
  D.家学传习的内容除了经学的范畴之外,还包括天文、医学、数学、律法等自然科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在汉代,一些世代传经、地位显赫的经学世家,常常累世儒官,这些由家学而仕宦的势力,成为当
  时国家政治力量的组成部分。
  B.在汉代重视儒学的氛围中,帝王多养成崇儒好学的风气:汉元帝执政后,曾下令朝野要尊崇儒家
  文化;汉明帝曾亲白对儒生讲经论道,前来听讲的人以亿万计。
  C.汉代治学的儒者,在因战乱官学停置时,仍然不辍讲学、传业,这些儒者,对维系两汉经学的发展
  和教育的延续起着独特的作用。
  D.两汉家学的兴盛和学术家传的传统,使得汉末动乱中,学术逐渐家门化并得到保存和延续,这就
  为魏晋世族家学的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家学中多有为帝王师者,他们传习的内容影响着最高统治者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由此也促进
  了家学本身和两汉教育文化的发展。
  B.汉代的家学传统,常常与“世官”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得深受家学传统影响的经学家们,无可避免
  地完全为封建帝王服务。
  C.两汉时期的家学较为开放,学者们不仅重视对家族内子孙的传授,形成家业,而且也对家族之外
  的好学者开门授徒,传习文化。
  D.私学在两汉时期之所以得到很大的发展,一方面是受官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家学中一些学者从
  事私学教授活动有很大关系。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分)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
  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
  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成有声。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
  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
  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
  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