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10个字。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所塑造的这三种人物形象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意义。
2、通过阅读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文章内容和情节
3、认真体会本文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有志做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之前也学习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所以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初步明确鲁迅先生的文章一般都是对国民灵魂的鞭挞。学生经过一年的磨练,语文能力不断增强,思想也日益变的成熟起来。对于以刻画人物表现作者思想的文体知识有一定分析的基础,并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接受能力也很强分析文章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应不难。但本文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很难身同感受的,根据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及一些极有感情色彩的句子,因此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和故事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入的理解文容。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三种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动作、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三分钟,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小故事《奶酪大逃亡》,生畅谈收获(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小故事中所说的傻子村的聪明人是真的聪明吗?(明确:不是,是个傻子)那么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什么样的人是傻子呢(生:有智慧的是聪明人,愚昧无知的人是傻子)那么鲁迅先生笔下什么样的人是聪明人什么样的人是傻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一起去了解一下
【讲授】展示预习成果.
生展示课前预习
1、快速回答加点字的注音
侍候煨银耳敷衍猪窠秽气
2、介绍文章作者及相关作品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相关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二心集》、《坟》、《且介亭杂文二集》、《集中集》、《三闲集》等
3、作品出自何处?简单介绍《野草》
《野草》是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有一些战斗性极强的篇幅,直接针砭(biān)时弊,这和杂文有相似之处,如《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篇课文。但在写作风格上,又和杂文不相同。《野草》是一部充满革命激情和战斗精神的作品,它是一名革命战士如何摆脱那些沉重的旧思想负担,如何走向新的战斗的真实反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