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湘夫人》(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同步训练打包4份)
《湘夫人》同步练习.doc
《湘夫人》导学案.doc
《湘夫人》教学设计.doc
《湘夫人》课件.ppt
《湘夫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全诗,疏通诗歌大意。
2、通过分析意象和景物特点,把握作品情感。
3、通过不同视角的抉择、探究,懂得诗歌解读的多重性。
4、通过学生自读,教师答疑的方式理解文本,以师生对话,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情感、理解主旨,学习执着追求人生目标,虽屡遭打击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意象和景物特点,把握作品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读,教师答疑的方式理解文本,以师生对话,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情感、理解主旨,学习执着追求人生目标,虽屡遭打击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导入课文
一、作者介绍: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表现力。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二、文体介绍: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三、背景追踪: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
……
《湘夫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全诗,疏通诗歌大意。
2、通过分析意象和景物特点,把握作品情感。
3、通过不同视角的抉择、探究,懂得诗歌解读的多重性。
4、通过学生自读,教师答疑的方式理解文本,以师生对话,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情感、理解主旨,学习执着追求人生目标,虽屡遭打击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学习重点:
通过分析意象和景物特点,把握作品情感。
学习难点:
通过学生自读,教师答疑的方式理解文本,以师生对话,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情感、理解主旨,学习执着追求人生目标,虽屡遭打击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问题一:作者介绍: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 诗人, 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 ,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表现力。1953年,被列为世界“ ”之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