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同步训练打包4份)
《长恨歌》同步练习.doc
《长恨歌》导学案.doc
《长恨歌》教学设计.doc
《长恨歌》课件.ppt

  《长恨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熟读成诵《长恨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2、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感受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感受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导入新课:
  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二、背景介绍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一起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谈及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
  ……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杨的爱情悲剧,熟读成诵《长恨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2、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感受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点: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人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感受诗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
  导入新课:
  问题一: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                ,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                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和“                ”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                、                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问题二: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