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课件+朗读素材+导学案+同步训练打包5份)
《夜归鹿门歌》同步练习.doc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doc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doc
《夜归鹿门歌》课件.ppt
《夜归鹿门歌》朗读.mp3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重点: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稍带指导技巧。
二、正课讲解:
1、知人论世:
孟浩然
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有《孟浩然集》。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开元22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
……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重点: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问题一:
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朝代与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 齐名,号 。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 。
问题二:
学生诵读诗歌,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山寺
问题三:首联“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出现了哪两种声音?分别给你怎样的联想?这句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志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