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70个字。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2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中狼的嗥叫的含义,领会其中阐述的道理;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学习选取个性化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积累字词。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文章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提高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理解能力一般。
3、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狼的嗥叫的含义,领会其中阐述的道理;
(2).学习选取个性化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4、教学过程
【导入】激发情趣,引出课文。
面对大自然,有人谛听天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人操笔描绘,感悟人生的韵味;有人冷静沉思,关注生态平衡。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文章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思考一声狼嚎的深意。
【讲授】
一、了解作者作品。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年1月11日——1948年4月21日),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以一生的心血写下了一部关于土地的著作《沙乡年鉴》(又译为《沙乡的沉思》。在这部著作里,利奥波德以其对大自然细心敏锐的观察,用艺术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荒弃的农场上,一年12个月的不同景像。他深刻提出了一系列土地环境的保护问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利奥波德提出了他的“土地道德”观点。
二、验收并积累词语
关于这篇文章,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吧?那么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字音,请大家齐声朗读下列字音
嗥叫(háo)驯服(xùn) 蔑视(miè) 迸发(bèng) 湍急(tuān)
艾蒿(ài hāo) 疲惫(bèi) 饿殍(piǎo) 蜿蜒(wān yán) 毛骨悚然(sǒng)
三、文本研修
(一)学习1—3自然段
1.师:《像山那样思考》以一声狼嗥开篇,第一段就是对这一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一下这一声狼嗥有什么样的特点?它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明确: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狼嗥的,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蔑视”等对于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这个问题呢,我们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解答。
2.师:好,我们接着往下看,留意这一声嚎叫的有哪些事物呢?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