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70字。
课题:过秦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了解贾谊政治主张进步性和局限性,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翻译句子,注意句式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背景
(1)作者名片——贾谊,世称贾生、贾长沙。西汉著名的大儒,文学方面更是才华卓绝、独步千古。受汉文帝器重,22岁时被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旧臣周勃、灌婴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政治上受挫的贾谊常拿自己与屈原作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吊屈原赋》。汉文帝7年,贾谊被重新召进皇宫。文帝听完贾谊一番宏论后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不久,贾谊转任梁怀王太傅。汉文帝11年,梁怀王入朝,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抑郁悲泣一年而死,年仅33岁。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最为有名。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的西汉初年,此前经历了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文景之治”前期,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开始繁荣。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贵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豪门大量侵吞农田,逼使农民破产,“卖田宅,鬻子孙”,以至“易子而咬其骨”。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
二、文体常识——“论”“说”“议”。
论:着重在是非,结果往往是作出判断,不一定要有许多人,作名词时,“论”是评论或议论。
说:一种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议:着重得失,结果往往是做出决议;往往是许多人一起交换意见。作名词时,“议”是建议。
三、解题
《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四、基础字词落实:加点的字注音。
崤函( ) 雍州( ) 膏腴( ) 逡巡( ) 召滑( ) 销锋镝( )
氓隶( ) 猗顿( ) 鞭笞( ) 藩篱( ) 遗镞( ) 锄耰棘矜( )
长铩( ) 万乘( ) 作难( ) 钩戟( ) 谪戍( ) 度长絜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