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20字。

  《赤壁赋》导学案
  李召峰
  【学习重点】
  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诵记名言警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作家作品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 人称“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二)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