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7课件+6对点精练
2016届新课标卷高三语文复习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doc
课案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
课案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课案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doc
课案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ppt
课案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doc
课案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
课案4 文言文翻译和断句.doc
课案4 文言文翻译和断句.ppt
课案5 分析综合.doc
课案5 分析综合.ppt
课案6 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doc
课案6 识记并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ppt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专题检测
(时间:90分钟 分值:114分)
一、(2015江西赣州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 ,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B.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C.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D.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解析:B A项与D项中的“其后”指代不够明确。C项,“之援王师”之句,依据前文,其主语应为李师道,而从上下文意来看,李师道不会“援王师”。故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课案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解析:D D项,劳苦:古今意义相同,劳累辛苦。A项,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B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携带的包裹、箱子等。C项,多谢:古义,多多劝告;今义,非常感谢。
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俯不足以畜妻子 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解析:B A项,“恒心”古义指“永久的善心”,今义指“长久不变的意志”;C项,“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D项,“无伤”古义指“没有关系、不要紧”,今义指“没有伤口”。
3.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D A项,振,通“震”;还,通“环”。B项,采,通“彩”;蚤,通“早”。C项,知,通“智”;坐,通“座”。D项,要,通“邀”。“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无通假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解析:D 偏义复词必须联系语境推断。A项,存亡:本来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相应,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处的艰难形势。B项,作息:本来指劳作和休息,在语境中偏取“作”的意义,突出刘兰芝的任劳任怨。C项,出入:本义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