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50字。
《滕王阁序并诗》教学实录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高二(8)班
《滕王阁序并诗》是很难啃的一篇优秀的文章,症结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诗人存在很大的隔膜,由于教者肤浅的阅读,本身也无法被文字所打动,而套用一些流于表面的不属于自己的一些论断,无论教者如何着力和卖力,只是隔靴蚤痒。如果一篇优秀的文字自己没有阅读透,没有读出属于作品的味道,属于自己的味道,而仓促上马,这和烂尾子工程有何区别,甚至还不如。简直可以不上。如果教师的内心是一沟死水,想激起学生的心理的波澜,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教者必须要放大自己的眼睛,敞开自己的心灵,学会被亲近、被感动。只有自己先被文字感动,被情怀点燃,然后如何大胆取舍文本的内容,为我所用,以情动人,亲近古人,是这次设计的出发点。
建议两课时,第一课时朗读为主,少讲解。骈体文,较华丽,重技巧,易朗诵。
师:出示王勃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瞧,这个人!)
投影
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
14岁被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被授朝散郎。
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王府侍读。王勃撰《周易发挥》五卷,对推步历算尤其精通,曾作《大唐千岁历》。
18岁,侍读一年,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被唐高宗怒逐出府,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GUO)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犯下死罪,遇大赦天下,免除灾难。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父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
27岁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师:他是谁?
生:王勃
师:作为初唐四杰的他,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的人生经历吗。
(学生回答,命运悲惨,才华横溢,波澜起伏)
师:老师的概括是,过山车式的人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悲剧感的人生。
(出示年少而才高,
官小而名大,
行为都相当浪漫,
遭遇尤其悲惨
——闻一多)
师:如今这位天才登上江南名楼滕王阁,非常喧闹繁华的滕王阁,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滕王阁,但他还是无法抹去生活给他带来的种种的创伤和悲凉,这集中体现在第三自然段中,(师生共同朗读)
师:这是王勃的千古一叹——兴尽悲来,越过喧嚣,叹尽辛酸,满纸悲凉文,谁解其中味?
师:我们从文字看到了哪些层次悲,(学生寻找、回答)
生:从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悲叹人生短暂。
师:有志之士总是悲叹人生的短暂,因为想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像曹操,一代英雄,也感叹,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再说初唐知识分子的功业意识特别强烈,就是进取心尤其强烈,宁为百夫长
生:胜做一书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