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5份打包)
│【教学设计】老王.doc
│【学案】老王.doc
└─【课件设计】老王
【课件设计】老王.ppt
爱的奉献 - 同一首歌_OUTPUT.mp3
天空之城(钢琴版)-郭燕_OUTPUT.mp3
共37张,约3790+2960字。
《老王》教学设计
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为什么?
学生畅谈后教师总结:
明星因为有着耀眼的光环令我们关注,伟人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令我们关注,因为血浓于水,我们关注我们的家人,而在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做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类被遗忘的普通人。
你吃过路边摊的小吃,修过雨伞,搽过皮鞋吗?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他叫老王, ( 板题 ) 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
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走近老王
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思考:
1、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两个词语概括。( 不幸 、 善良 )
(提示:从基本情况,谋生手段,健康状况,居住条件,所做的事情等方面考虑)
2、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职业:蹬三轮车 谋生手段艰苦
身体:半瞎子 生理缺陷
居所:塌败小屋 居住条件恶劣 生活艰苦
姓名:老王(没名):地位低微 精神凄苦
老光棍:孤独终老 单干户
受恶意攻击 被人瞧不起
3、作者通过哪些事例体现老王的善良的?
A、愿意给我们家代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知恩图报); 善良
C、用平板车拉人,加半寸边(善良淳朴)
……
教师寄语: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
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教学难点
1、 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善良体察善良,理解本文的主旨。
2、 品读语言,领悟到杨绛遣词造句的匠心。
学习方法: 设问导读
教具准备: 电子白板、老王的画像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资料链接】
1、品题目
老王是钱钟书夫妇的邻居,杨绛女士的这篇散文直接以“老王”为题,朴素真挚,叙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深刻表达了自己对老王的“愧怍”之情,呼吁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
文章著于1984年。文中叙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夫妇在那个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先后失去了女婿女儿。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2、 说作者
杨绛 (1911——),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