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10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12月号第7辑
  整理 fcs2002
  1. 如果草坪不让躺,不如改种仙人掌
  2. 警惕用工荒下的技校“见习热”
  3. 限定旅行团购物让游客好心情打折
  4. 激活僵尸网站有赖由表及里的理念驱动
  5. “三亚的早餐”为何吃不了兜着走?
  6. 宝强爆粗口与厅官裸奔维权
  7. 让政府网站成为信息公开的镜子
  8. “新实体”主要靠互联网扮靓气质
  9. 征收“雾霾费”是可借鉴的“治霾模式”
  10. “餐前确认”莫留下“宰前空子”
  11. “最尴尬晚宴”呼唤心灵的突围
  12. 缩减报刊亭只会让城市品位越来越低
  13. “求借鉴”的忏悔书写给谁看?
  1. 如果草坪不让躺,不如改种仙人掌
  龙敏飞
  近日,广州中山大学关于“草坪禁入”的规定招来部分师生的反对,同时引起社会热议。上周五,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的“驱赶”。12月11日,中山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此事称:“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校园应该高雅有品位。”(12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在草坪上上课,是一件很脑洞大开的事情。草坪无论从观念上,还是理念上来说,从来都是最容易与人亲近的植物群,在这里上课,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呼吸新鲜空气,甚至还能仰望星空,何乐而不为呢?想法是很好的,但现实却是很苦恼的。这不,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王进刚带着学生进入草坪准备上课,就被保安“驱赶”了。甚至,学校保卫处还通过微博间接表示,在草坪上上课是不高雅没有品位的。
  对于高雅与品位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是没有共识的,你认为的高雅与品位,别人未必认同。与校方“高大上”的回应不同的是,保安曾表示,“校长说不能坐,想坐草坪跟校长说”,这或许才是中大“草坪禁入”的根源所在。而保安这样的意识,也再次见证了权力美学的危害性。以此审视可知,保安“驱赶”师生离开草坪,到底是爱护草坪,还是因为高雅与品位的问题,亦或是因为权力的裹挟?答案不言而喻。
  “如果草坪不让躺,不如改种仙人掌”,网友这般调侃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更何况,若是校方真的认为草坪不宜踩踏,也可以采取其他办法。众所周知,足球场的草坪就是用来踩的,那么校方的管理部门不妨考虑改种耐踩型草种,或者分时段开放,完全一刀切地进行“禁入”,不仅让草坪上少了不少欢声笑语,也会让学校的包容性遭受质疑。毕竟,学校对一草一木的规范与管理,都是校方意识的真实写照。
  而在国外不少国家,草坪是完全可以踩的。比如在美国,在休闲时间和节假日里,人们在草坪上散步、玩球、游戏、野餐、开联欢会、酒会等,这样的现象不仅普通存在,而且已经成为一种草坪文化,让人们在接近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何乐而不为呢?在这里,不仅普通场合的草坪可以踩,即便是美国白宫门前这样“高大上”的草地,也从来不拒绝游客的到访。这样对待草坪的态度,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校园草坪不该只是一处风景,就不能一刀切地“禁入”,而必须进行必要的开放,哪怕不能做到全年开放,也应该有开放的时间。更何况,即便真要采取“一刀切禁入”的方式,也不能让“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必须充分征求中大师生,甚至社会人士的意见。校方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应少些懒政多些民主,毕竟,每一个细微处,我们都能见到高校的形象。(龙敏飞)
  2. 警惕用工荒下的技校“见习热”
  邓海建
  “2000多公里的路让孩子坐大巴去,太累也太危险了!”最近,一说到自己在西安一所技校上学的孩子要出发去广东勤工俭学,李女士就满腹的担心。李女士孩子今年16岁,9月起在西安华中科技技师学院就读,据说马上要去东莞实习,而且一去就是三个月,过年也不能回来。校方解释称,这是社会见习课程,主要是锻炼学生对企业模式的了解。(12月15日《华商报》)
  见习也好,实习也罢,对于技校来说,是更为频繁的常态。不过,西安到东莞远隔千山万水,仅仅为了见习,有必要选择在春节左右的当口,顶风冒寒地跑到珠三角去吗?当地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