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60个字。
16 云南的歌会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概况。
2.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情民风。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重点
1.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
2.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课文朗读磁带、云南歌会的歌曲、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沈从文从偏僻的湘西走来,他的《边城》《长河》《萧萧》像一块块冰清玉洁的翡翠,带着中国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沈从文想通过一座古寨的桥梁,来展现湖南、四川、贵州交界的偏远地带的民俗风情。今天我们就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美妙的抒情笔触来领略一下云南民歌的风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苗族,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石子船》《龙朱集》,小说《边城》《长河》,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由于创作风格独特,在我国文坛上,沈从文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云南民歌简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的方式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
1.自由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请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本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应读出什么感情。
应该用轻松、活泼,赞赏与敬佩的语气语调,读出对云南的自然风光、对歌手、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例如:课文第4自然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引伴”,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都体现出作者对云南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再如,课文第2自然段中对年轻妇女的刻画细腻真实,作者对其赞赏与敬佩的态度就隐含在字里行间。课文第5自然段对“村寨传歌”盛况空前的描写就是对云南民歌艺术的赞誉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