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约4910字。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实录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 李秋华 )
【教学目标】
1、刻画人物的手法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加深对本文主题的认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对环境布置的作用较难理解
2、对主题的深刻性认识不够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环境布置的本质及其作用
难点:加深对主题的挖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古人曾说,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意思也就是说宁可做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战乱时代的人。我们都渴望在一个和平的社会中生活,也都害怕和痛恨战争。然而,战争的阴云总是笼罩在和平的上空。
战争无不在摧残生命、毁灭财富,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了一位德国士兵在战争中的遭遇,他遭遇了什么呢?(PPT课件,配音乐)
二、初读文本,质疑问难
师:课前已请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小说的故事内容。
生1:主要内容讲主人公受了伤后,被抬到一所学校里,通过学校的设施和一些装饰,发现这里是自己的母校。
师:后面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2:这篇文章写了我因为在战场受伤,被送入一所学校,然后在途中我观察到了学校里的艺术品。直到我在动手术的时候,我才看到那黑板上,我曾经留下的字体,才发现这是我曾经的母校。然后,最后动手术时,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师(看没有学生继续发言):两位同学概括比较全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展示幻灯片1)
(从学生和士兵两个角度):
“我”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师:同学们,大家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感到困惑,不理解的,谈一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