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60+1490字。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时间:9月7日
【课 题】 雨 巷 戴望舒
【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意象”的象征义。
【教学难点、重点】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昨天就已经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二、作者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作品创作分早期和后期两部分。早期作品多写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有朦胧含蓄之美,代表作《雨巷》;后期作品多写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显得明朗、诚挚,代表作《我用残损的手掌》。
《雨巷》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诵读(自由读、点名读)
1、诵读
彷徨(páng huáng)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彳亍(chì chù)慢步走,走走停停。
惆怅(chóu chàng)伤感,失意。
颓圮(tuí pǐ)坍塌、倒塌。
寂寥(jì liáo )寂静、空旷
2、美吗?什么样的美?
美;忧郁美、朦胧美,不同于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和李清照词的凄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请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你的感受?用几个
……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时间:9月1日
【课 题】 雨 巷 戴望舒
【学习目标】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意象”的象征义。
【学习难点、重点】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学习时数】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作品创作分早期和后期两部分。早期作品多写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有朦胧含蓄之美,代表作《雨巷》;后期作品多写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显得明朗、诚挚,代表作《我用残损的手掌》。
《雨巷》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诵读
1、诵读
彷徨( )
彳亍( )
惆怅( )
颓圮 ( )
寂寥 ( )
2、美吗?什么样的美?
3、请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你的感受?用几个词来表现。
内容上:
形式上:
4、归纳音节特色
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