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00字。

  《祝福》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2、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封建社会广大下层劳动妇女低下社会地位和不幸遭遇,关注社会发展,体味人生意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教学难点: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形成一定的鲁迅小说的讲课方法思路模式,尽量在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中凸显自己的教学个性,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小说教学。甚至发展会写小说了。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封例图片)这是祥林搜,她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山之祖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代文学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阅读排行榜上,鲁迅先生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分别雄据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而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他的这两本短短的小说集,内容深切,格式特别,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见到了绚丽的阳光。感受是那样的至深至切。如果说,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则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拓者,今天让我们走进祥林嫂,去感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被旧制度所吞噬。
  解题:                                                         
  本文写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
  二、学生速读,并思考:这篇小说主要写了有关祥林嫂的哪些事情?
  三、文本研读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板书:情节、人物、环境
  2、谁来说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根据文本逐段落实内容)
  明确:序幕(1—2)        鲁镇的年底
  结局(3---33)    祥林嫂带着“疑惑”死去
  开端(34—53)   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
  发展(54—65)    祥林嫂被抢被卖(改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