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它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兴趣、获取语文学习技法、明确努力方向方面有其他形式无法代替的优势。语文教育每一个环节的改革,都必须根植于课堂教学,可以说脱离了课堂教学的一切语文活动,都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包括:探索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规律、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以至用。 课题教学改革的具体操作,主要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宏观上主要是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科学化、微观上主要是具体内容的处理科学化。 <br>
<一>宏观探索 <br>
1、课文课堂结构科学化 <br>
课堂教学是一个流动的、完整的体系,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只有遵循它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科学化。语文课堂教学要遵循阅读的一般规律:整体感知、重点训练、巩固扩展。无论那一项教改课题都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因为它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山东省“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就很好的突出了这一点,此教学模式目前已在全省推广。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使语文的课堂教学达到科学化。 <br>
2、教材处理的科学化 <br>
⑴教材的处理要抓重点,突出教学目标。 <br>
语文教学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进行精读指导,因为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学的目的是借助教材去训练学生的能力。比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 如果从头讲到尾势必会浪费时间,效益不高。如果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万人大礼堂进行训练,让学生借助这一部分学会“写了什么”(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怎 么写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样就能够达到教会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目的,并且能够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