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770字。
单元简介
内容概览
本单元选的是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作品。《<诗经>两首》一为《氓》,偏重叙事,一为《采薇》,偏重抒情。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感情都相当丰富、复杂。《离骚》在课文里所节选的是全诗感情最浓烈、诗人形象最鲜明的部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屈原的伟大思想与人格有一定的了解。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个特别的现象,出现时异军突起,衰落后很少再有人采用。不妨向学生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以引起他们对这首诗的学习兴趣。《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作品,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在人物形象塑造、剪裁、结构、语言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诗三首》包括《涉江采芙蓉》、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为“古诗十九首”之一,产生于汉末,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不过,它的诗句仍具有自然质朴、不事雕饰的特点。《短歌行》是用乐府旧体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诗人以真实、新鲜、有力的情感吸引和打动读者。《归园田居(其一)》在组诗《归园田居》中有总括的性质,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最鲜明,学生很容易把握,这对于他们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也是很有用处的。此外,《归园田居》和《涉江采芙蓉》之间形成了一个对比,可以大略看到文人五言诗写作技巧的发展。
总的来说,这些作品,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有民歌,也有文人创作;有鸿篇巨制,也有短小之作;有四言、五言,还有骚体。其中,《诗经》《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重要源头,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又为唐代五言格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教学建议
第一,要让学生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初步领会到不同节奏产生的不同情味。《诗经》是四言诗,由两个二字节拍构成诗句,读起来整齐而缺少变化;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诗,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是由二字节拍和三字节拍组合,上下句之间往往用“兮”字,读起来参差错落有变化而又不乏韵律感;五言诗也是二字节奏和三字节奏组合,有两个节拍,读起来较活波,韵律感较强。
第二,要分清《诗经》《楚辞》里特有的语助词、语气词等,否则容易造成理解错误。
第三,《诗经》和《楚辞》里,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出现的频率高,给学生初步疏通诗意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诗意,并把一些词的读音和意义记住。这样做既是他们完成这两课的学习任务所必须的,也对他们以后阅读《诗经》《楚辞》具有方法上的借鉴意义。
第四,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里,出现了不少如揣摩精彩语句、总结句式特点、体味精妙用词等题目。这些题目,让学生初步进入语言的内部,去探寻语言运用的奥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及语感都很有好处。
第五,对于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的评价,要让学生从具体历史背景出发,立足文本,而不能凭自己的臆测乃至好恶去曲解作品。此外,本单元所选的作品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体现了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时应以发掘诗文里积极的、优秀的内涵为主,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诗经》里的重章叠唱的特点。
2.掌握《氓》与《采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
3.掌握四言诗的朗读节奏和这两首诗的比兴运用的特点。
4.培养结合注释初步读懂古诗的能力;品味、体会文章的内涵,提高把握作品思想感
情的能力。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