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0字。
《琵琶行》导学案设计
苟琳杰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2. 整体感知,并通过诵读体会诗中的情感变化。
3. 音乐艺术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以及人物关系的渐进过程
学习目标
1. 通过解析诗歌,理解作者在描写音乐时所运用到的写作技巧,包括想象联想、比喻、通感、正侧面描写等等。
2. 提高诗歌朗诵的技巧,培养朗诵的感情。
3. 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中心句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音乐的描写所运用到的写作技巧。
2.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任务)及问题 学习活动及行为
导入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引入新课。
【模块一】知人论世
(1)知人: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
白居易将其诗歌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山水诗,《琵琶行》是一首感伤诗。
(2)论世:
写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