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同步学习方略】(新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必修四【课件+课后撷珍+双基检测】第一单元(8份)
1.ppt
2.ppt
3.ppt
单元作文讲练1.ppt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doc
双基限时练1.doc
双基限时练2.doc
双基限时练3.doc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音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不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悲剧性的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的一种审美特性”。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悦。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与崇高相通。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遭到不应有的痛苦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这类悲剧性与崇高相去甚远。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音乐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宣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悲剧的目的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而是使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体验着自由的喜悦。
④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我们熟知的贝多芬,他的幸福恰恰源于他的痛苦压抑和孤独。在他三百多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悲剧性都化作了深沉壮美的音响世界。他用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用充满斗争精神的音乐与命运抗争、与黑暗的现实抗争。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充满了人生不幸的控诉,音乐中刻画的社会冲突性,认识悲剧的深刻性,表明了悲剧美正是源于痛苦,这种痛苦又代表着神圣精神力量的升华——从痛苦走向欢乐。
⑤悲剧不是重在对苦难的渲染,而是重在对反抗苦难和毁灭中所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的表现上,只有对苦难和毁灭的抗争,才能够揭示出人性中的美,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全部光辉,张扬人的生命本质。
⑥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使人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连接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音乐用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节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1.下列关于“悲剧美”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B.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
C.悲剧美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
双基限时练(一) 窦娥冤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捞取(láo) 绣闼(tà)
变徵(zhǐ) 寒暄(xuān)
B.连累(lèi) 捱靠(ái)
湛蓝(zhàn) 罪愆(qiān)
C.提防(dī) 冗长(rǒnɡ)
衔冤(xián) 祗候(zhī)
D.行辈(hánɡ) 枷杻(chǒu)
症候(zhēnɡ) 巷口(xiànɡ)
解析 A项,捞lāo;B项,累lěi;D项,症zhènɡ。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学毕业五年了,五年中,他曾“南漂”,也曾“北漂”,现在又是“西漂”;他就这样浪荡乾坤,城市走了七八座,工作换了六七种,一直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职业。
B.大陆有“三聚氰胺”事件,台湾有“塑化剂”风波,二者堪可举案齐眉,共同显示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C.真的没想到,向来以严肃著称的班主任在今天的毕业联欢会上,竟然扮成了小丑的模样,他那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语言把同学们笑了个前合后偃,我们知道,这是班主任在为面临高考的我们开心解压。
D.企业之间不光有竞争,更应有合作,既然对方已发出善意的信号,我们就应顺水推舟与之和解,以共同应对眼前的困难局面。
解析 A项,“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也可指光天化日;B项,“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C项,“前合后偃”,指跌跌撞撞,站立不稳,句中应为“前仰后合”;D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形势办事。
答案 D
3.在元杂剧中,存在着许多方言、俚语及口语,理解它们对读懂剧本很有作用。下面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端的个有谁问 端的个:究竟,真的
做的个怕硬欺软 做的个:怎么这样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生:深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行:这边,那边
C.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 则:只
没来由犯王法 没来由:无缘无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